基本信息
中文名 |
磷酸三辛酯 |
化学名 |
磷酸三(2-乙基己基)酯 |
英文名 |
trioctyl phosphate |
简称 |
TOP |
CAS号 |
78-42-2 |
EINECS号 |
201-116-6[1] |
分子式 |
(C8H17O)3PO |
分子量 |
434.63 |
理化性质
外观与性状 |
无色粘稠液体,略有刺鼻气味 |
主要用途 |
用作阻燃剂、增塑剂、萃取剂 |
熔点 |
-70℃ |
相对密度(水=1) |
0.92 |
饱和蒸汽压 |
0.28KPa |
溶解性 |
不溶于水,溶于醇、苯等 |
燃烧爆炸危险性
表1-3磷酸三辛酯的燃烧爆炸危险性
燃烧性 |
可燃 |
建议火险分级 |
丙 |
闪点 |
215.5℃ |
自燃温度 |
370℃ |
危险特性 |
遇高热、明火或氧化剂接触,有引起燃烧的危险。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|
燃烧(分解)产物 |
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氧化磷 |
禁忌物 |
强氧化剂、强酸、强碱 |
灭火方法 |
泡沫;二氧化碳、干粉、砂土。蒸气比空气重,易在地处聚集。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火能爆炸。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,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。 |
急救
皮肤接触 |
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流动清水冲洗。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。吸入、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。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,注意自身防护。 |
眼睛接触 |
立即翻开上下眼睑,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。 |
吸入 |
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就医。如果患者呼吸停止,给与人工呼吸。如果呼吸困难,给予吸氧。 |
食入 |
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,催吐,就医 |
防护措施
工程控制 |
密闭操作,注意通风 |
呼吸系统防护 |
空气中浓度较高时,佩戴防毒面具。高于任何可检测浓度下: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、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。逃生:装有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(防毒面具)、自携式逃生呼吸器。 |
防护服 |
车间工作必须穿工作服 |
手防护 |
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|
其他 |
工作现场严禁吸烟。工作后,沐浴更衣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|
用途
磷酸三辛酯(简称TOP),最早它是作为增塑剂使用,其相溶性好,具有低温柔软性、阻燃性、耐菌性等特点,广泛用于塑料、纤维类加工中。磷酸三辛酯主要应用于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中代替氢化萜松醇,使产品浓度高、质量好、自身消耗少